有潛水經驗的人應該不陌生,由於水的熱比重遠大於在空氣,也因此在水中體溫的流失會比在裸體在陸地上快上很多,因此為了克服失溫造成的威脅延長人類潛入水中的時間,所以潛水衣在1952年被美國加州大學物理學家發明了。

那住在海裡的哺乳類是怎麼保持體溫不流失的呢?關鍵就在於被稱為海獸脂的皮下脂肪富含脂質與膠原蛋白纖維。部分海洋哺乳動物在一生中的某些時期脂肪的重量可達體重的 50%,海獸脂的厚度從海豚與小型鯨類的5公分至大型鯨類如露脊鯨與弓頭鯨的30公分不等。

然而這並不代表著大型鯨魚比起小型鯨魚擁有較好的保暖能力,這是因為海獸脂的厚度對於熱量的散失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能決定鯨魚在水中保存熱量的因素決定在於海獸脂中脂質與水分的比例,脂質比例越高,保暖的能力就越強。比起毛皮(如海獺)在水中更能有保暖的效果,毛皮透過困住空氣層來達到與外界低溫隔絕的效果,然而這層空氣層隨著水壓增高(如進行潛水時)而遭到壓縮,從而逐漸失去保暖效果。然而海獸脂並不會隨著水壓增高而被壓縮,也因此讓某些鯨魚得以安然生活於溫度低至4°C的海域之中。當進行潛水時,鯨脂中的血管會減緩其中血液的流動,從而提高海獸脂熱絕緣的效果。

擷取.JPG (108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