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洋保育

透過具體行動愛護海洋、保護地球,藉由多元化知識學習,帶動國人能夠以各種不同角度觀察海洋多樣化的生態,進而認同保育工作,從生活開始為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

  • 永續環保制服

    將舊制服回收,透過零碳排、低汙染專業技術重製成環保原料,再經過重新造粒、紡紗、織布染布後再製成-新光紡織的「ISP永續制服」

  • 海龜救援基地

    為強化東部海域的海洋生態保育,提升海龜擱淺救傷的應變、照護能力,今年(2025年)3月與花蓮縣政府簽署「海龜擱淺救傷據點合作意向書」,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將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強化東部沿海生態救援機制,提升海龜救援時效與動物福利,並共同促進花蓮地區海洋保育發展。

  • 淨灘及淨海

    海洋垃圾污染儼然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年有大量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尤其是生活中常見的塑膠袋,因為人貪圖方便,這些塑膠垃圾經過數年的漂浮才會被分解,但分解成塑膠微粒後,卻更容易被海洋生物所吸收,殘留在海洋生物的體內,透過食物鏈又回到人類身上。 ICC淨灘行動(ICC, 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由美國海洋保育協會(The Ocean Conservancy)所發起,號召團體、志工於海洋、溪流、湖泊等水域進行淨灘活動,並統一使用由海洋保育協會(TOC)所設計的ICC紀錄表格,將清除的廢棄物依來源分類並紀錄種類、數量。透過全球同步紀錄料資料,並上傳到美國總部。使數據得以彙整、比較差異,更幫助了解各地海洋廢棄物種類及差異,找到有效解決海洋汙染的根源。 淨灘與淨海的活動,是對海洋環境關懷的省思及行動,遠雄海洋公園定期舉辦淨灘活動,希望透活動推廣「海洋永續」的理念,減緩人類對地球的傷害。

  • 保護珊瑚礁

    珊瑚是珊瑚綱中多類生物的統稱,身體呈圓筒狀,有八個或八個以上的觸手,觸手中央有口。主要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域,在陽光充足、水質清澈的淺海區形成。溫度是影響造礁珊瑚生長的限制性因素,海水年平均溫度不低於20℃,珊瑚蟲才能造礁,其最適宜的溫度範圍是22℃~28℃。雖然珊瑚礁的總面積僅占海洋總面積0.27,約60萬平方千米,但卻也孕育出數萬種蝦、螺、蟹、貝和海星等及多達2500種的海洋魚類。 由於珊瑚礁位於陸地與海洋交界的淺海,容易受到陸地污染衝擊和天然災害的影響。。加上珊瑚由於對水溫、水質極端敏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相關機構於1997年推動的國際珊瑚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Reef),以及於1998年推動的國際海洋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Ocean),主要的目標就是在推展珊瑚礁和海洋生態系的保護,珊瑚礁保育已成為國際間生態保育的重要議題。 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四面環海,黑潮帶來溫暖的水流,極適合珊瑚生長,沿海只要有堅硬底質的地方,如北部、東部、南部沿岸及離島附近,幾乎都有珊瑚的分布,其中墾丁國家公園內是台灣沿海珊瑚生態最豐富的地區。但隨著全球暖化的發生,自20世紀末起已造成多數的珊瑚迅速死亡,台灣地區的珊瑚礁正面臨一場前所未見的浩劫,氣候因素與人為破壞使得珊瑚礁奄奄一息。學者預測,依此速度,台灣珊瑚可能在十年內全數滅絕。 若下列幾點可以做到,也能為保護珊瑚礁進一份心力    請勿購買珊瑚製成的飾品/禮品  聰明首選節能減碳家電  潛水時請勿觸摸珊瑚  做個淨灘淨海小尖兵  節約用水,減少汙水排放造成的水源汙染  請勿將化學物質排入海域之中  船隻勿再珊瑚礁周遭下錨,會傷害珊瑚需謹慎選點下錨

海洋教育列車

親近海洋、認識海洋而更加熱愛這片蘊育萬物、生養我們的海洋

教師專區

想要讓學生和孩子們一探究竟海洋奧秘,海洋公園帶領你了解~

攜手護海洋

為美麗的海洋及我們的環境,一起努力守護自己所愛的海洋及地球。

本網站使用cookies。使用我們的網站並同意隱私權政策,即表示您同意我們根據本政策內的條款使用cookie。如果您不同意,請按照說明停用,本網站的cookie即不能放置於您的裝置上。

Our website uses cookies. By using our website and agreeing to the Private Policy, you consent to our use of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is policy. If you do not consent, please disable that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so that cookies from this website cannot be placed on your device.

隱私權政策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