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在江河中是成群結隊、四處狩獵的小霸王,在中國的神話中常以害人的妖精、女妖這類的形象出現在故事中,而在歐洲的民俗故事中又以危險的食人野獸的形象出現,誰能想到牠在人造動物園的收容環境下又會變成討人喜歡、愛撒嬌的『嚶嚶怪』。
因為在一些國家並沒有禁止個人飼養水獺,讓水獺走入一般民眾的家庭中,這當中延伸出的問題,除了會將原本是群居的水獺與牠的大家族分離造成的心理層面影響之外,還有一項隱憂。
愛爾蘭神話中的水獺形象
水獺做為鼬科的一員,與鼬科的貂、鼬鼠相比,比較近代才開始成為人類的寵物,但他們與人類家中常見的貓狗之間,也是有共通的傳染病,在本文中會介紹犬瘟熱、狂犬病、心絲蟲,犬貓小病毒(常被簡稱parvo)跟鉤端螺旋體因為對水獺的感染力仍有待商榷(“caring for … otters, 2009”),便不在此討論。
- 犬瘟熱- 常感染幼犬,通常會造成咳嗽與腹瀉,嚴重時會演變成肺炎與腸炎,甚至會出現不可逆的神經症狀;而在水獺則會出現間質性肺炎和肝內血管退化。所幸的是,目前已經確定犬瘟熱的再組合疫苗對水獺是有效的,只要每年施打即可提供水獺一定的保護力。
- 狂犬病- 罹患狂犬病的水獺與犬隻相似,在出現症狀的時候會有狂躁期,並有可能出現攻擊行為,目前能提供保護力的只有狂犬病死毒疫苗,不過是否有保護力仍是未知,不過考量到狂犬病是風險較高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一般還是會每年施打。
- 心絲蟲- 水獺身上本來就會帶原”水獺微絲蟲”,這種蟲常見於皮下與體腔內,通常對水獺是不會造成疾病的,而心絲蟲與水獺微絲蟲幾乎無法分辨,但卻會造成嚴重的心臟疾病,所以每個月規律的投藥驅蟲是必要的。另外,因為心絲蟲是經由蚊子傳播的,因此園區的工作人員也會注意飼養的籠舍周圍是否有閒置容器造成積水,並及時移除這些會孳生蚊蟲的容器。
一條被Wright-Giemsa組織染色法處理過的心絲蟲